第52章-《落雪满南山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,连同它的怪癖,耍小脾气,忽明忽暗,一千八百种坏毛病。它真讨厌,只有一点好,爱你。
    ——王小波
    ·
    第二天艳阳高照,出门却能闻到一阵潮湿的水汽。
    雨季阵雨不期而至,悄然而走。
    苏南和陈知遇,请何家三口,去市中心吃饭。何平开车,苏南坐后座,给陈知遇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。
    近郊多数路段是没浇水泥和沥青的土路,晴天尘土扑面,雨天湿泞难行。
    沿路经过一家店,凋敝破败,店门口泥泞低洼的地上,几个穿得脏兮兮的当地青年,正在蹲着喝啤酒,嘉士伯,这儿习惯称之为“”。
    苏南他们的车经过时,有个穿红衣白裤,骨瘦如柴的小男孩儿微张着口,怀里抱着一个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小男孩,目送着他们离开。
    最早一阵,苏南看见这些情形常常会从心底里觉得难受,久了就发现这种难受与事无补。
    习惯了,但每每看见,仍能生出一种明知无用的悲天悯人之感。
    车很快到了老城市,苏南指着外面的建筑,一处一处跟陈知遇介绍:
    ——“那栋红房子,绿顶r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之一,药店、书店、超市,什么都有……”
    ——“那个红底白字的bata,是卖鞋的,肯尼亚的品牌,在非洲这边还挺有名……”
    穿过老城,到了新城。
    利隆圭街头建筑普遍低矮,车从旧城区开到新城区,路面宽敞许多,沿路建筑也渐渐显出些城市的气息。
    “对面那儿,那个圆顶建筑,是马拉维议会大厦,是我们国家援建的……”
    车从近郊到老城区到新城区,仿佛是从蛮荒到文明的进化。
    吃饭的地方,是新城一家意大利人开的餐厅,红墙尖顶的设计,很有欧洲殖民时期的遗风。
    吃饭的当口,何平和陈知遇略略说起h司在马拉维的贡献。何平在这儿待了九年,薪水高固然是一部分原因,但没点革命乐观主义的奉献精神,真没办法待这么久。
    “……我九年前刚来的时候,这儿出了市中心那片地儿就没信号了。中国与第三世界的穷兄弟结盟,给非洲大陆的一些国家还是做了不少好事。”
    陈知遇点头,就与何平聊起了前几日去津巴布韦的见闻,言辞之间颇有感慨。
    非洲很多国家兵连祸结,穷困不是一朝一夕而成,已如痼疾,极难清除。
    苏南本是在逗何平的儿子,听见陈知遇讲他在津巴布韦最后一站讲座结束,有一个黑人青年上来求他赠书,不知不觉就插入话题:“……然而国外政府、无国界医疗队和ngo组织的援助其实都是杯水车薪,一场战争一打,就有成千上万的流民。而且国家发展和政策是相辅相成的,战后初期南非发展得多好,后来被西方那一套理论制度蒙蔽,自毁城墙,好不容易构建的工业体系破坏殆尽,现在也……”
    一转头,看陈知遇眼里带笑,正看着她,言辞就有些犹豫了。
    陈知遇笑一笑:“继续说。”
    “……没什么可说的啦,”苏南摸摸鼻子,“我来之后,才发现我们中国人真是太勤奋了,国家独立,国民勤劳,不崛起都没有道理。”
    陈知遇笑了。
    敢情她来一趟,培养出国家荣誉感了?
    吃过饭,下午何平一家另有安排,苏南单独载着陈知遇去看湖。
    马拉维湖是马拉维的著名景点,很多背包客把马拉维称之为“失落的天堂”,一半是因为这湖。
    天蓝水蓝,蓝得醉人,在湖泊的尽头,汇成一线。
    陈知遇说,很像是泰国的苏梅。
    湖上有许多观光活动,小岛浮潜、观鱼等等。
    陈知遇都不甚有兴趣,最后两个人在附近找了一家临湖的酒店住下,观湖吹风。
    湖岸树下,挂着吊床。
    苏南丢下东西就兴奋地爬上去,翘着脚晃晃悠悠。
    她看陈知遇也紧跟着出来了,忙问他:“驱蚊水你抹了吗?雨季蚊子多,被咬一口就可能被虐了?”
    陈知遇:“被虐了?”
    苏南:“就是得疟疾,何主任他们都这么说。”
    陈知遇走过去,看她一眼,忽伸手把吊床一推。
    “啊啊啊!”
    苏南快给这使劲一晃吓得半死,赶紧抓住了拴着吊床的绳子。
    等晃动好不容易停下了,她从上面下来,气鼓鼓地看了陈知遇一眼,冷不丁把他一推。
    陈知遇脚下趔趄,倒地之前,顺手将苏南一拽。
    两个人齐齐倒在沙滩上。
    苏南抓了把细沙,往他脖子里塞,“你好幼稚啊!”
    陈知遇哈哈大笑。
    半会儿,伸手,“拉我一下。”
    苏南戒备地看着他。
    “不逗你了。”
    苏南这才伸手。
    两个人拍掉身上的沙子,在沙滩上靠膝坐下。
    湖风轻拂,太阳快要落了,湖面一片的灿红浓金,美得声势浩大。
    陈知遇看她。
    苏南:“……干嘛?”
    陈知遇:“你涂防晒霜了吗?不怕晒黑?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苏南想掐死他。
    跪在沙滩上,转向他,强烈谴责,“您越来越没有一点老师的样子了!”
    “本来就不是,”陈知遇要笑不笑地瞅着她,“你昨晚喊的我什么?”
    苏南脸刷的红了。
    片刻,伸出一根手指使劲往他肩膀上一戳,低哼一声,“……为老不尊。”
    “我还不老吧?”
    “……也快了。”
    “那你看着我。”陈知遇把她的手抓过来,很用力的攥住。
    金红漫天,渐有夕阳冷却之后的靛蓝。
    “……看着我变老。”
    陈知遇的假期很长,已经明说了要等过了初三再回去。
    当地有华人互助协会之类的组织筹备了春节联欢晚会,何太太喜闹,和何平还有儿子一块儿去了。
    苏南则和陈知遇留在别墅里包饺子。
    和面、拌馅儿、擀皮,全要自己来。
    苏南在擀皮这件事上,远没有陈知遇有天赋,不是薄了就是厚了,末了把啤酒瓶一扔,很不服气:“为什么要包饺子啊,我们南方人过年不吃饺子。”
    “那你说做什么?”
    苏南噎住了。
    贴春联?放烟花?这里要是能有这样的物资条件,也不至于能给她开出这么高的工资了。
    陈知遇把沾了面粉的手往她脸上一抹,“不会擀就一边去,别裹乱了。”
    苏南擦擦脸,“你怎么会啊?”
    “我妈是北方人。”
    “啊……”苏南又把啤酒瓶拿回来,“……那我得学。”
    陈知遇笑一声。
    两个人,最后一不小心,包出了两百来个饺子,决定送一部分给何平他们。
    陈知遇扫了一眼,开始挑挑拣拣。
    苏南:“这是做什么?”
    陈知遇拣出个包得歪歪扭扭的,“这是你的杰作吧?”
    苏南:“……嗯。”
    “太丑了,送不出手。”
    苏南:“……”
    别墅里没电视,苏南就问要不要把电脑打开,放点儿往年的春晚。
    陈知遇白她一眼,“有那么好看?”
    “增加点儿年味,假装自己在国内嘛!”说着就熟练挂上vpn,翻出个春晚相声小品集锦,调大音量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