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也就是说,这个扁鹊应该出现在公元前658年之前。 第二个扁鹊,应该出现在齐国。史料记载,扁鹊行医到了齐国,由于医术高明,齐国的百姓对他争相传诵。齐桓公是一个爱才的国君,他听说后,便召见了扁鹊。 谁知扁鹊见了齐桓公后,直接对齐桓公说:“君侯已经生了病了,请快快诊治。” 齐桓公很不高兴,这事换谁都不高兴,刚一见面你就说寡人有病?你才有病哩。 见齐桓公不高兴,扁鹊叹了口气道:“君侯之病,尚在肌肤之间,乃微末小病,只需服药几日即可痊愈。” 齐桓公看了看自己的肌肤,挺正常的啊。于是,便不理扁鹊。扁鹊叹了口气,走了,他手上有许多病患,都等着他哩。 过了十天,关于扁鹊神医的名声越来越大,齐桓公便又召见扁鹊。这一次,扁鹊居然一见齐桓公便道:“君侯的病加重了,此时已入血脉,请君侯务必及时治疗。” 又一次不欢而散。反正齐桓公自信自己身体倍棒,怎么可能有病。会吃饭,会睡觉,精神也爽,你个扁鹊,怎么回事? 再次召见扁鹊时,扁鹊告诉齐桓公,说他的病已经到了肠胃,再不治就来不及了。齐桓公仍旧没听。 再过了十天,扁鹊准备游走他国了,前来向齐桓公告别,毕竟这位国君三次召见自己,也算是一位好国君。但这一次,扁鹊见了齐桓公后,没再说他有病了,依礼向齐桓公告辞后,转身就走。 齐桓公反倒奇怪了,他命人问扁鹊,为何这一次不提什么病不病的事了。 扁鹊长叹一声道:“因为君侯的病,已经没法冶了。病在肌肤之间,可用熨药治愈;病至在血脉,可用针刺、砭石之法治疗;病至肠胃,借助药酒之力可治;但现在,君侯之病,已入骨髓,非我之力可冶了。” 齐桓公听说后,对群臣道:“看看,这就是医生,总想着显示自己的本事,寡人没病,结果他偏说有病,然后来治好了病,不足信也。” 但仅仅过了五天,齐桓公便感觉到身体出现问题了,显然是生了大病了。他急忙派人去找扁鹊,但扁鹊已经走远了。过了不久,齐桓公就病死了。 这个故事耳熟能详,我们关心的是,如果扁鹊真的见过齐桓公,那也应该是在公元前643年那一年,因为那一年,齐桓公去世。但是,齐桓公最后是被活活饿死的。 后来,有史料说,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水是齐桓公,是蔡桓公。但是,蔡国国君中,没有叫蔡桓公的,所有的蔡国国君,史料记录的都是蔡某侯。蔡国历史上倒是有一个蔡桓侯,死于公元前695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