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晋平公大喜,收服齐国可谓是称霸中原的必要条件。对晋国来说,秦国是不可能和好的,楚国是必然要来相争的,晋国再强大,如果失去齐国,那将陷于三面夹攻的危险境地。 于是,公元前552年,晋国与齐国重新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。条约是在著名的澶渊(今河南濮阳西北)签订的,前几年随同晋国伐齐的宋、卫、郑、曹、莒、邾、滕、薛、杞、小邾等国都来了。 议题只有一个,承认晋国的盟主地位。齐庄公当然是亲自参加的,他以前当世子时便经常代表齐国参加这样的国际会议,大家都认识他。 晋国人很高兴,但有不少诸侯心里都很担心,尤其是鲁国。鲁国要最怕齐国,本来齐国被晋国揪着打鲁国很高兴,但现在齐国摇身一变,又变成了晋国集团的二号人物,鲁国人唯一能做的便是赶紧把晋国这个马屁给拍好了。 所以当时中原诸侯的态势总体是这样的:晋国为不可撼动的老大,齐国坐着第二把交椅,而鲁国则是被全天下人都认定的晋国最铁杆的小弟。 齐庄公很爽快地签了约,回国后将这个正式文件随便一扔,心里冷冷道:“总有一天,要让你晋国跪倒在咱大齐脚下!” 熟悉不?很熟悉啊,这正是当年齐顷公、齐灵公对待晋国的那一套:表面上服从你晋国,但骨子里就想方没法与你晋国死磕! 这叫什么?典型的阳奉阴违啊。齐庄公的骨子里流着齐顷公、齐灵公的血,而这个血,都来自于当年那位牛气冲天的春秋第一霸齐桓公!已经过了多少代了,历任齐国国君都梦想着重拾当年齐国的荣耀啊。 但现在必须得阳奉,因为阴违的机会还未出现。既然阳奉了,那便一切都听从晋国的号令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