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晋悼公 第15节 节约用度-《春秋之晋国风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最后后羿田猎回来,就被其家臣杀死,寒浞命令将后羿烹熟,强逼后羿儿子们吃父亲的肉,后羿儿子们抗拒便被全部处死。这才有了少康复兴夏王朝的机会,少康中兴夏朝后,便将有穷氏灭亡了。所以说,有穷氏真正灭亡的原因就是因为后羿沉迷于田猎而失去民心啊。”

    晋悼公沉默了半晌,从此不再擅行田猎,把全部精力都用于治国理政上。所以说,晋国在这个时期如此强大,既有贤臣敢于提出意见,又有国君善于从谏如流,君明臣贤,国力迅速提升。

    此时的晋国,可谓是强敌楚国无可奈何之,恶邻戎狄甘愿归附之,中原诸侯主动臣服之,晋国无忧矣。

    但真的么?居安而应思危啊,就在晋国人民都以晋国的强大而自豪时,有一股力量却来打击晋国了。公元前564年,晋国遭受了饥荒。令晋国人没想到的是,秦国人趁晋国饥荒,出兵来攻打晋国。

    秦国人是恨晋国人的,他们在公元前579年的麻燧之役被晋国组织的十二国联军打得元气大伤,秦桓公两年后去世估计也是与此战有关。现在秦国国君是秦景公了,秦景公无时不刻想着报仇。但晋国现在如此强大,秦景公一直在等着机会。

    机会终于来了,晋国闹了饥荒?秦景公二话不说,倾全国之兵而讨伐晋国。为此,秦国专门请求楚国出兵援助,楚共王已经被晋国人、吴国人给折腾得团团转了,也是恨透了晋国人,所以,两国共同出兵讨伐晋国。

    但是,楚国从心底里对晋国是怕的,所以楚国这次出兵,只是将部队推进到边境共城便不动了,但这牵制了晋国兵力。而晋国的主力则正好在教训郑国,所以,这一次秦国伐晋,晋国黄河边境一带被秦国给虐了一把。史料记载,晋国不能反击。

    晋悼公非常恼火,但细想了一下,这次受到秦国侵略,晋国不能作出有效反击,一是因为晋国主力都去讨伐郑国,二是留守晋国的部队都去防御楚国的出兵行动,三是因为晋国闹饥荒,边境守军不济。

    所以后来荀罃提出四分三军以疲楚之策,很快得到了晋悼公的批准。从此,晋军只有三分之一的军队是牵制楚军的,而三分之二的部队是在国内休整的,以应付各种情况,再也不会发生晋军主力均在国外,从而让秦国搞了一次偷袭而不能还手的情况。

    那国内遭爱饥荒一事怎么办?晋悼公就是这样一位国君,发现了问题,及时解决,不能让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。

    遭受饥荒属于自然灾害,但晋国那么强大,百姓遭灾政府当然得救济。只是,随着晋国国土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,靠政府救济是有限的,那怎么办?

    从戏地盟会回国的晋悼公立即召开了八卿扩大会议,会上,又是那位经常为晋悼公出主意的魏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:“主公,改革吧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