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春秋早期之前的冷兵器时代战场,那是需要列阵而战的,不象春秋后期,以及后来的战国,作战的方式方法多了去了,孙武还作了兵书十三篇,这些东东如果放在春秋早期,那是要被人痛骂的,因为严重违反战礼军礼的。既然两国要开战,那便先列好阵再冲锋,这便是为什么说以前的战役非常有意思,意思就在于那是贵族战争。 旁边的鲁卫一看闹僵了,担心本国原本已经达到的要回土地的事也要黄,便一个劲地劝郤克:元帅,算了吧,齐国已经知错,且归还土地,服从晋国。如果逼迫过甚,齐侯此人也是血性的很,再说齐国国内人心齐整,真的要僵下去,别让楚国佬给占了便宜哦。 郤克这才省悟过来,自己是晋国的中军帅,代表的是国家利益,而不是个人私欲。如果因此而让本可以臣服的齐国再次叛晋,而主要原因却是齐国的那个老太太曾经羞辱过自己,自己一定要报仇,这事传到晋国,估计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,自己分分钟便要被人拿下的。 看来,自己是被报仇给迷惑了眼睛,郤克既然反应了过来,便立即陪上笑脸:“上卿切勿生气,本元帅也就开个玩笑。既然齐国愿意降服,那便安排盟誓吧。” 公元前589年7月23日,晋国与齐国在爰娄(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)结盟,就这样,齐顷公本想着与晋一战从而确定齐国的霸业,重塑爷爷齐桓公时代齐国辉煌的梦想,随着晋齐鞍之战以齐国失败晋国得胜而完全破灭。 战败后的齐国,让出了原来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,并表示断绝与楚国的联系,全面服从晋国的领导。 当然,史料记载,这一次齐国战败后除了归还鲁国卫国的土地外,还向晋国贡献了纪瓯、玉磬等宝器。对晋国来讲,能够成功地让齐国脱离楚国集团,成为晋国的盟国。作为中原盟主,帮助卫国和鲁国要回了被齐国侵占的土地,收获当然是满满的。 就这样,晋齐鞍地之战到这个时候就算结束了,战役非常简单,双方列阵后便是一阵猛冲猛打,结果是齐军败北,晋军胜利。虽然鞍地之战在春秋历史上的地位很一般,因为这并非是一场著名的战役。双方兵力相等,更无战役过程中那充满智慧的战术运用,纯粹就是一场贵族之间决斗式的战役。但这场战役给我们留下了几位牛人的精彩瞬间: 首先是齐国国君齐顷公。战前,斗志昂扬,求战欲强。战时,身先士卒,奋勇杀敌。当自己的部属逄丑父被俘虏时,居然三进三出敌阵亲自营救,不但令齐军将士感动,甚至令敌军将士都感动了。 第二个人是齐顷公的车右将军逄丑父。国君危险,他挺身而出,甘愿以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君。被俘后,更是通过一流的口才赢得了敌人统帅的尊重,最后得以放归。 第三个人是齐国上卿高固。他的一场完美致师表演,武力胆识过人,再加上代表战败方参加谈判,有利有理有节,表现出了一位先秦将军的有勇有谋形象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