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荀林父的一生,先后经历晋文公、晋襄公、晋灵公、晋成公和晋景公五位国君,是正宗的五朝元老,先后担任上军佐、中军佐,至晋景公时出任中军元帅,位极人臣。 荀林父为人谨慎,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副手,但作为一把手,他的小心谨慎便容易表现为优柔寡断,终于导致他指挥的对楚泌之战的失利。 免罪的他从此履职更加勤奋,尤其注重令行禁止,他从晋秦河曲之战、晋楚泌之战等重要战役中晋军或无功而返,或大败亏输中得出一个教训:晋军并非战斗力不行,晋军的主要问题在于号令不一,各将佐、军中大夫自行其是,军纪不严。 所以,自认为戴罪之身的荀林父从此全身心扑在对晋军如何统一思想、统一指挥、统一行动的教育整顿中。 比如,前面我们讲过,晋国在泌之战失败后,很快在郑国搞了一次大阅兵,其实正是荀林父借此整顿军纪,同时起到震摄郑国的作用。 正是因为荀林父知道自己的不足,也分析了晋军存在的短板,更憋着一雪耻辱这口气,终于使他在指挥消灭赤狄潞氏的军事行动中取得了完胜。 这便叫知耻后勇!单凭这一点,荀林父足可以评得上春秋名将、名帅、名臣之称号。 第(3/3)页